国资央企引入DeepSeek并非简单的技术采购,而是在政策牵引、技术适配、成本与安全、生态共建等因素的驱动下,实现数字化转型的“换道超车”。本质是以AI技术为支点,撬动组织能力、产业地位、国家竞争力的系统性升级。
未来竞争焦点将从单点技术性能转向“技术-政策-生态”的复合优势构建,而DeepSeek的国产化基因与开源生态属性,恰好为国资央企提供了契合这一趋势的战略工具包。
截至2025年3月6日,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,根据沙丘智库发布的《国资央企DeepSeek大模型应用跟踪报告》,已有57家国资央企表示完成DeepSeek系列模型的部署应用。DeepSeek带来了惊人的国资央企大模型渗透速度,充分展现了大模型将会在未来给更多实体行业注入全新动力,为企业全方位赋能。
国资央企的大模型应用场景可以分为两大类——通用场景和垂直场景:
· 通用场景是指适用于大多数央企的基础性、共性需求,通常以提高效率、优化管理为核心目标,落地难度相对较低、应用进展较快;
· 垂直场景是指对特定行业的业务需求,结合行业知识与大模型能力,解决高复杂度、高专业性的问题,落地难度较高、应用进展较慢;
当前,大部分国资央企将DeepSeek大模型应用于通用场景,包括知识问答助手、员工办公助手、智能文档助手、数据分析、编码助手等,利用DeepSeek增强原有大模型应用场景的复杂信息处理、逻辑推理、语义理解等能力,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交互体验。
例如,在知识问答助手场景,中机建设旗下国机数科基于DeepSeek上线机械装备行业云AI智能助手应用,该助手能够输出机械装备行业云相关知识,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智能、高效的知识服务;
例如,在员工办公助手场景,中国航天推出基于DeepSeek-R1的智能工作助手,集团公司17万员工将能够享受到基于DeepSeek技术的高效智能化应用服务。
DeepSeek在推理能力、工程效率及开源灵活性上的技术突破,使其在特定行业或领域的应用场景中表现出更高的适用性,预计将加速国资央企在垂直场景的探索。国资央企可以通过知识蒸馏技术,将DeepSeek大模型的推理能力“复制”到自有模型上,快速提升模型对复杂任务的处理能力。当前,已有部分国资央企利用DeepSeek深化其业务领域的垂直场景。
例如,国家管网完成满血版DeepSeek模型全国产环境私有化部署,并在管网慧答、智能调控长输管道高后果区方案评审HSE体系审核等场景实现了落地应用;
例如,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将国产大模型DeepSeek与自主研制的GeoGPT地质垂直大模型深度融合,构建起覆盖地质勘探、安全生产、决策支持的全链条智能体系。
沙丘智库《国资央企DeepSeek大模型应用跟踪报告》(58页PPT)深入分析国资央企的科技创新现状、DeepSeek大模型的建设进展(包括驱动因素、建设路径、应用场景等),并选择通信、能源、制造等行业的12家头部国资央企,深入研究其DeepSeek大模型应用实践,旨在助力国资央企在智能化转型中把握先机,实现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。
* 以上内容节选自沙丘智库《国资央企DeepSeek大模型应用跟踪报告》